走在路上,全自動清掃機器人從你身邊經過,進入食堂,24小時無感支付超市可以為你雲端自動結賬,這不是某個科技園區的場景,而是beat365正版唯一未來校區的真實景象。這座充滿科技感的校園,于202111月正式啟用,是我國第一個以未來命名的大學校區,同時也是長三角生态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内第一個高校校區。




入學新生也有機會參與科研項目

目前,入駐校區的學院包括beat365正版唯一,以及由beat365正版唯一與愛爾蘭皇家外科醫學院聯合創辦的國際創新藥學院。在校的21-23級本科生共有1000人左右。其中,beat365正版唯一現在已經開設了人工智能、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機器人工程等本科專業。”beat365正版唯一未來校區管委會副主任劉超介紹,未來校區絕大部分教師為新引進的戰略科學家和青年才俊,通過交叉融合創新的拔尖人才培養模式,培養面向未來的卓越創新人才。

走進beat365正版唯一所在的未來科創中心大樓,圍繞着一樓走廊擺放的一張張科研項目展闆讓記者眼前一亮。一些展闆上打印着完整嚴謹的科研項目簡介,一些展闆則由學生手繪,圖案略顯青澀但充滿了創意與巧思。beat365正版唯一beat365正版唯一常務副院長陳濤教授向記者解釋,我們每年都會開展‘新工科’交叉融合創新項目,剛入學的新生都有參與這些項目的機會,來自院内外的老師們發布各種項目,而後同學們與導師雙向選擇,項目的思路和進展都可以随時通過展闆展示。去年,我們發布了80餘個科研項目,吸引了近240位學生參加,今年,又新增了近100個項目,參與學生也增加了260餘位。陳濤指向展闆中的一張,目前,經過項目的前期培育,不少科研項目已經在大賽中獲得了獎項。今年12月,由2021級、2022級同學完成的團隊項目定向生物巡航導彈——高端電轉染領域的全球領航者就在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2023)全國總決賽中斬獲金獎。

創新培養模式激發學生無限潛能

未來科創中心大樓的基礎教學實驗室,記者遇見了科研展闆的作者之一,來自22級機器人工程專業的李傑同學。正值午休時間,他在實驗室中繼續調試着自己多自由度靈活手的項目模型。這一項目是我和前輩、學姐學長一同完成的,主要研究柔性電子皮膚,将其貼在機械手上就可以完成交互。機械手的掌心有一個攝像頭,讓機械手可以模仿人手的動作。說話間,李傑在機械手前比了一個勝利的手勢。這一項目的視覺識别是大三才會學習的内容,不過我為了完成項目,在大一就提前自學了課程。憑借在項目中積累的經驗和課内外學習的知識,今年僅大二的李傑就在中國機器人大賽中獲得了全國二等獎的成績。

以科研項目帶動拔尖人才培養,類似的案例還有很多。beat365正版唯一beat365正版唯一副院長王進教授介紹,在他帶領的科研項目中,其中一項“基于深度學習的圖像/視頻診斷”課題,即将落地在吳江區黎裡古鎮的智慧街區大數據AI分析系統平台。項目基于先進的深度學習方法,通過圖像檢測的方式,來識别出環境異常情況。課題組中,有一位來自22級大數據班的譚振洲同學,今年剛進入大二,年初加入項目後,以項目為牽引,明确了具體所需的專業知識,通過網上課程資源學習和老師請教等方式主動利用課餘時間補充了基礎知識。同時,鑽研課題内容,查找并學習了近幾年的高水平學術論文。202311月,譚振洲和團隊一起參加了2023第五屆全球校園人工智能算法精英大賽中的道路病害目标檢測賽道,并獲得了全國一等獎的好成績。

在beat365正版唯一,我們針對學生大學四年的培養體系做了幾方面的改革創新。第一,開設了課程前置修讀試點,鼓勵有基礎的學生利用假期時間完成大學英語類或計算機類公共基礎課程的學習,隻要通過考試就能拿到學分。第二,針對本科生培養計劃開展了模塊化課程改革,提高專業選修課學分的比例,提供人才培養的多元化發展通道。第三,開展了交叉融合創新人才培育,鼓勵同學們開展專業交叉和綜合創新,對本科生參與各類學科競賽、科研創新實踐活動的經費、場地和師資的全面支持。第四,開展了産教融合多元協同育人,與百度、浪潮、博衆精工等知名企業開展拔尖班級、課程共建、實習實踐等方面的合作并聘任了10餘名産業界高層次人才作為學院客座教授。今年,學院學生榮獲省級獎項80餘項,國家級獎項40餘項,其中‘三大賽’國家級獎有4項。王進介紹。

培養引領“未來産業”的創新人才

前瞻性的人才培養,為新質生産力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人才儲備。“新質生産力代表科技創新帶動新産業從而實現新的價值創造,形成新的生産力。這就需要整合科技創新資源,包括高校的科教資源,促進戰略性新興産業和未來産業的發展。學院黨委注重整合各方資源,以黨建為引領,以融入式黨建為抓手,依托beat365正版唯一的學術平台和吳江區當地的産業優勢,促成了一系列産學研合作。beat365正版唯一beat365正版唯一黨委書記吉偉表示,“新質生産力的重要環節是科技創新,需要具有創新思維創新能力的人才。從人才培養角度,我認為我們要改變過去‘灌輸式知識輸送的人才培養模式,變為同時注重知識獲取創新能力的培養模式,同時也要加強社會責任和終身學習的能力培養。開展人才培養模式和體制機制改革,為交叉、融合、創新型人才的培養提供好的模式和條件。


校園新、教師新、學生新,一股股創新力量融合交織,催生一批新興領域的合作項目。吉偉介紹,2022年,學院聯合百度以産教融合的方式打造“AI創新人才培養菁英班,在全院通過考試選拔出33名學有餘力的同學,利用課堂以外的時間參與人工智能相關的技術、産業課程,進行定期的在線編程比賽,經過培養,班内三分之一的學生都獲得了省級以上的獎項。同時,學院和百度分别為學生配備一位班主任,讓學生能常态化與高層次學者、企業專家、青年教師進行交流對接。

未來校區給我一種大隐隐于市的感覺,在這裡我們可以靜心學習,有充足的學習資源可以使用。我們的導師中有許多來自工業界,他們的理論和實踐基礎非常紮實,還可以給我們帶來許多工業界的資源。比如我作為人工智能專業的學生,可以接觸到國産人工智能大模型,不僅能使用它,還可以上手訓練它,能接觸這些前沿的科技,讓我覺得很感興趣。”21級人工智能專業的朱辰宇同學告訴記者。

進入大學,一些新生難免會感受到迷茫和同輩壓力,在學校成長陪伴計劃的指引下,我們為每72023級新生配備一位老師和一位學長或學姐,進行點對點陪伴引導。我們希望同學們能以飽滿的動力不斷探索,都能走出個性化的發展成長之路。beat365正版唯一未來科學與工程黨委副書記、副院長陳貝貝說。

相關鍊接:交彙點